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高级研究科学家明朝燕博士来中心专题讲座

2020年10月09日 09:27     532

2020年9月29日,工程中心全体研究生和导师在勤园13-102进行了一期专题讲座。特邀了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回国,现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聘任的明朝燕博士为学生讲授英文写作方法。

此次明朝燕博士《Scientific Paper Writing》(科技文写作)为主题展开了分享,旨在提高研究生的英文写作水平。

明博士主要讲解了英文论文的主要格式以及写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文章的结构应该包括Title(标题)、Abstract(摘要)、Introduction(导论)、Related Work(相关工作)、Methodology(提出的方法)、Experiment(实验)、Conclusions(结论)、Acknowledge(致谢)、References(参考文献)。

首先,标题应该富含关键字、短而精练或取个好名字,总之要做到容易记住、方便搜索到;摘要部分主要陈述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的贡献、研究的背景及动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摘要出现的文字不要再出现在正文中;然后到导论部分,应该详细说明解决了什么问题、问题的难处、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法效果如何等等;背景中尽量引用具有高影响力、经典的论文,以增加自己论文专业性;方法部分应该在第一页亮出自己的贡献;接下来就要详细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使文章更具有科学性、说服性;结论部分,陈述出自己解决的问题、概括提出的方法等,也可以提出一些展望;致谢部分列出对自己曾经有过帮助的机构和学者;最后的文献列表部分一定要保证格式的正确性。

报告的最后,明博士就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清楚的讲解。对于英文写作,我们不能畏惧,所谓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困难,要敢于尝试。对于明博士的报告,主要就是告诉我们写英文论文有模板可以参考,但同时也要符合要求、要拿出类似“鸡蛋中挑骨头”的态度,做好数十次修改论文的准备,力求将论文完善到无可挑剔。本次分享也吸引了医学院的研究生们赶来听讲,大家都表示大有收获。

微信图片_20201009092231

微信图片_20201009092222

明朝燕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回国前为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高级研究科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智能医疗荣誉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英国南普敦大学联合研究中心大健康研究项目主管。 2019年初,申请人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国家临床营养研究所,国家社区医院综合体,主持申请2000万新币的大型人工智能医学国家项目,用于研发控制新加坡居民代谢性慢病的技术和系统。 其具备丰富的科研经历,扎实的技术能力,和跨学科跨文化团队领导能力。

在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综合领域有10年的研究经验,在人工智能大健康交叉学科方向有3年的研究和系统开发, 20人以上团队建设和管理经验。 其在科研和转化方面,有30篇国际高水平论文(一作/通讯作者17篇), 4项国际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已授权专利许可给新加坡人工智能公司6estates,其在2019年初获得600万美金融资), 2项客户移动端app(其一被用于新加坡中央医院甲状腺疾病院外管理), 1个国际食物营养知识库管理后台系统。 其核心营养分析干预算法,被用于新加坡国家保健促进局的全国慢病健康管理app。